白芒渡
大嶼山四面環海,在未有跨海大橋之時,船是唯一的對外交通工具。
19世紀初白芒渡及屯門渡構想路線
據《新安縣志》(1819年)所載,新安縣(今天深圳及香港一帶)有多條需繳餉的「長行渡」和「橫水渡」行駛,「長行渡」經水道連接新安縣及東莞縣各鄉和新安縣與省府廣州。「橫水渡」則是渡河或跨海,行駛縣內。
大嶼山曾經有兩條往返白芒的「橫水渡」,分別是連接白芒與屯門的「屯門渡」和連接白芒與元朗的「白芒渡」。白芒位於大嶼山的北岸,西南有東涌、東南有牛牯塱及大蠔等。橫水渡之設,反映白芒及其周邊村落已有一定的人口和經濟活動,在自給自足之餘,村民需往大嶼山以外趁墟、買賣、聯誼等。白芒以北是屯門,清中葉時已有多條村莊,而鄰近屯門的元朗更有多個墟,屯門和元朗兩個地方當時都十分繁榮。值得一提的是,二百多年前屯門尚未填海,而元朗一帶有多條水道,部分墟可由水路抵達。「屯門渡」和「白芒渡」為大嶼山、屯門和元朗的村民互通有無。因有「橫水渡」,白芒成為了早年大嶼山東、北部村莊對外的一個重要交通往來之地。
今天,隨著大嶼山的發展,已有很多水陸交通來往該島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