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962年,大澳鄉所屬各村的稻米耕地面積有3000斗種,(一斗種等於7260平方呎或674.47平方米),年產約12,000擔;蔬菜耕地面積有1000斗種,年產約19,200擔。農家女子也會幫忙下田耕作及上山斬柴割草,特別是燂船用的草,可賣予漁民煙薰船底修護漁船。
自1960年代起,大澳稻米種植開始式微,部分農民改為種菜和水果。其後由於大澳交通日益便利,當地農民開始以養豬為副業,將原來的曬穀場改為豬舍,建立豬場。另外,青年人亦往市區工作,餘下長者在地耕作。至1980年代,大澳的漁業、鹽業和農業均已式微,當地人不再以農耕為生,很多荒廢農地和鹽田如今已變為紅樹林。
1960年代大澳的稻米種植式微,部分農民改為種菜。種菜較種米週期短,收成快,有些只需30天。大澳出產的蔬菜包括菠菜、生菜、芹菜、西洋菜、蔥、竹蔗、蘿蔔、木瓜、合掌瓜、芋頭、薑等,而蔬菜種植技藝現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。
請試找出圖中蔬菜的名稱,並嘗試配對各蔬菜的造期(盛產期)。
大澳過去以製鹽著名,但區內也有農業生產,大家知不知道哪些是舊鹽田? 哪些是農田?
原來在大澳今昔-空中攝影圖中所標示的地方中只有一處土地以往是農田,其餘皆為鹽田遺址。相中所見的紅樹林,以前也是曾盛產海鹽的鹽田。
鹹蛋黃:「我是大澳的蛋黃哥,昨天我和包租婆去了市區的農墟,教教那兒的鹹鴨蛋如何塑身,打造出像我如此橙紅出色的鹹蛋黃。當然,我的曾祖父輩更加優秀,因為他們不但是大澳農民飼養的本地鴨所生,也是用大澳出產的海鹽來塑身,百份百本地正宗鹹蛋黃。但我也不差,也是包租婆用她大澳祖傳手法幫我用鹽粒全身按摩,百份百在大澳棚頭^以大太陽曬製的優之良蛋。尤其與市區的鹹鴨蛋相比,他們不但胖胖的,滿肚子都是沒用的鹹蛋白。話說回來,其實我自己有點好奇,為什麼我們大澳鹹鴨蛋,只出產鹹蛋黃,蛋白都去了哪兒?我悄悄問了大澳漁民出身的包租婆,她瞪了我一眼,說我再多咀,就加我租,然後頭也不回的走了,也沒有解答我的疑問。」
包租婆:「其實以前我們漁民專門買鴨蛋回來,主要是用來修護漁網。鴨蛋白黏性強,我們在漁網塗上一層鴨蛋白,再放入沸水浸煮,可加強漁網的保護性。而餘下的蛋黃也不會浪費,大澳以前反正鹽多,剩下的蛋黃就用鹽醃製生曬鹹蛋黃。蛋黃仔一直自豪於自己大澳鹹蛋黃的文化身份,和其他地方的鹹鴨蛋與別不同。若是讓他知道漁民買鴨蛋主要是為了鴨蛋白,而不是鴨蛋黃,自己只是被人用剩的蛋黃,我怕他接受不了真相,會從棚頭跳下去,所以昨天才沒有回答他,你們也不要告訴他,搞出蛋命就不好了。」
^「棚頭」是棚屋向外伸延的部分,三面通風,漁民會在棚頭織魚網、曬鹹魚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