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螺灣之名早已見於明朝《廣東通志》的〈廣東海防圖〉,而清嘉慶二十四年(1819年)編纂的《新安縣志》也記載了沙螺灣屬官富司管轄的村莊,可見沙螺灣村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。沙螺灣三面環山,村落依山腳而建,離海邊頗遠。村前北方朝海方向為農地,村後南方為樹林,村的東、西兩側均為山脈,山澗流經農地再流入海中。往日,村民除耕種外,有時也會去沙灘摸蜆,也有人會在岸邊以罾棚捕魚。^
^「罾棚」一般是在岸邊建棚設網,以竹枝繫於一個四方型大漁網的四角,舉網於水上,由於竹枝於水下設有支點,可令漁網沉於水中;岸邊竹棚內另架設一轆轤,以繩索控制水中漁網之升降。作業時,先沉網於水中,待淺海中的小魚游入漁網範圍,在適當的時候,再經人力(腳踏)絞動轆轤升起漁網,漁穫就在網中。由於升起漁網的動作為「拗」,亦名「拗罾」。漁穫多寡,須掌握漁汛規律。
(把港古廟)
從前,沙螺灣的大部分農地面向大海,每遇大風,潮水高漲,海水便會湧入沙螺灣岸上,淹沒田地,農作失收影響村民生計。因此,村民聘請風水先生前來勘察,希望消除水淹之困。風水先生察看後,表示沙螺灣的灣口太露,要在該處建廟以鎮北方之煞。為了守護港灣,他建議廟內供奉「把港大王」,廟名便叫「把港古廟」。村民對建廟沒有異議,但製作神像供奉廟內,需要「把港大王」的容貌依據,風水先生則說自有神靈告知村民,到時只要按其描繪,到神像店依圖雕塑便可。其後有村民果然夢見神靈,並繪出容貌。村民帶同畫像前往新安縣城請工匠雕造,工匠一見畫像,便直指店內的一尊神像,神像與畫像一模一樣。究竟這個保佑農田免受海浪淹沒的是哪個神靈?
沙螺灣得名據說是因當地盛產沙螺,但沙螺灣在明代時卻是以盛產香木*而聞名。其後因清初朝廷為防台灣反清復明勢力的滋擾,以及斷絶大陸沿海居民對其接濟,於1662年頒布遷界令,將山東至廣東(包括香港地區)的沿海居民內遷50里,禁止出海,並將房屋盡數焚毁,以防百姓返回。當時沙螺灣的香農和其他村民被迫離開家園,香木生產因而中斷。海禁令至1682年才被取消,但區內的香樹種植業已一蹶不振。如今沙螺灣已沒有香農,但仍可在附近發現少量的野生土沉香。早年,一些村民在農閒時會把香樹的枝幹砍下,削去樹皮,待曬乾後便會發出淡淡幽香,村民也會帶少量香木到把港古廟供奉。
現時,土沉香已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,並受香港《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》(法例第586章)保護,所以也受當地人愛護。大家若在大嶼山遠足之時,碰上土沉香,記得也要好好珍惜它們。有關香港的土沉香保育,可參考以下相關網址:
漁農自然護理署的「土沉香物種行動計劃2018-2022」(查看連結)
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「土沉香保育計劃」 (查看連結)
*全球共有約21種能結香的樹,統稱香樹。香港原生的土沉香(又名牙香樹、白木香)就是其一,而香木就是沉香樹通過「結香」過程而產生的,詳情可參考「開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