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看我們在水口沙坪找到什麼?是一顆心?古怪的人像?還是「畢卡索」在沙灘上的畫作?其實,這是退潮時,玉螺(Natica spp.和Polinices spp.)或灘棲螺(Batillaria spp.)在沙上覓食所留下的足跡!
灘棲螺長有呈螺旋狀的修長螺貝,生活在香港遮蔽型沙灘或泥灘的中至低潮區,能緊貼著地面緩慢爬行。由於可承受較大幅度的溫度和鹽度變化,故能適應不斷變化且惡劣的潮間帶環境。灘棲螺是水口沙坪的優勢物種。退潮時,成千上萬的灘棲螺在沙坪慢慢前行,彷似聲勢浩大的行軍部隊,蔚為壯觀。
玉螺是一種食肉動物,通常會在夜間捕食沙灘上的貝類。牠們先用大面積的腹足將獵物包覆,然後分泌酸液,在獵物的殻上慢慢鑽出一個洞,最後再把口器伸進其中吃掉螺肉 – 嗯!聽來或許有些殘忍……下次見到蛤殼時,可細心留意殼面上留有的精緻完美、幾毫米大小的洞,那很可能是玉螺的傑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