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螺湾之名早已见于明朝《广东通志》的〈广东海防图〉,而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编纂的《新安县志》也记载了沙螺湾属官富司管辖的村庄,可见沙螺湾村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沙螺湾三面环山,村落依山脚而建,离海边颇远。村前北方朝海方向为农地,村后南方为树林,村的东丶西两侧均为山脉,山涧流经农地再流入海中。往日,村民除耕种外,有时也会去沙滩摸蚬,也有人会在岸边以罾棚捕鱼。^
^「罾棚」一般是在岸边建棚设网,以竹枝系于一个四方型大渔网的四角,举网于水上,由于竹枝于水下设有支点,可令渔网沉于水中;岸边竹棚内另架设一辘轳,以绳索控制水中渔网之升降。作业时,先沉网于水中,待浅海中的小鱼游入渔网范围,在适当的时候,再经人力(脚踏)绞动辘轳升起渔网,渔获就在网中。由于升起渔网的动作为「拗」,亦名「拗罾」。渔获多寡,须掌握渔汛规律。
(把港古庙)
从前,沙螺湾的大部分农地面向大海,每遇大风,潮水高涨,海水便会涌入沙螺湾岸上,淹没田地,农作失收影响村民生计。因此,村民聘请风水先生前来勘察,希望消除水淹之困。风水先生察看后,表示沙螺湾的湾口太露,要在该处建庙以镇北方之煞。为了守护港湾,他建议庙内供奉「把港大王」,庙名便叫「把港古庙」。村民对建庙没有异议,但制作神像供奉庙内,需要「把港大王」的容貌依据,风水先生则说自有神灵告知村民,到时只要按其描绘,到神像店依图雕塑便可。其后有村民果然梦见神灵,并绘出容貌。村民带同画像前往新安县城请工匠雕造,工匠一见画像,便直指店内的一尊神像,神像与画像一模一样。究竟这个保佑农田免受海浪淹没的是哪个神灵?
沙螺湾得名据说是因当地盛产沙螺,但沙螺湾在明代时却是以盛产香木*而闻名。其后因清初朝廷为防台湾反清复明势力的滋扰,以及断絶大陆沿海居民对其接济,于1662年颁布迁界令,将山东至广东(包括香港地区)的沿海居民内迁50里,禁止出海,并将房屋尽数焚毁,以防百姓返回。当时沙螺湾的香农和其他村民被迫离开家园,香木生产因而中断。海禁令至1682年才被取消,但区内的香树种植业已一蹶不振。如今沙螺湾已没有香农,但仍可在附近发现少量的野生土沉香。早年,一些村民在农闲时会把香树的枝干砍下,削去树皮,待晒干后便会发出淡淡幽香,村民也会带少量香木到把港古庙供奉。
现时,土沉香已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,并受香港《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》(法例第586章)保护,所以也受当地人爱护。大家若在大屿山远足之时,碰上土沉香,记得也要好好珍惜它们。有关香港的土沉香保育,可参考以下相关网址:
渔农自然护理署的「土沉香物种行动计划2018-2022」(查看连结)
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「土沉香保育计划」 (查看连结)
*全球共有约21种能结香的树,统称香树。香港原生的土沉香(又名牙香树丶白木香)就是其一,而香木就是沉香树通过「结香」过程而产生的,详情可参考「开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