䃟头村「双炉头」 炉灶
(相片摄于2021年)

䃟头村周边大部分的土地以前是农地,村落依山而建,背靠树林,山上溪涧流经村落直流出海。䃟头村的村民主要有谢氏丶何氏丶郑氏丶周氏丶汪氏和陈氏。当时村民从事农业,但多从大澳购入白米,并以农作物交换渔产和柴薪。

众人的露天炉灶

䃟头村内有⼀个红砖砌成的「双炉头」 炉灶,炉灶与村公所之间有一空地相隔,这是村民在喜庆日子聚集,举行庆祝活动的地方。据村民所说,每次过农历新年时,村民会在此聚餐,庆祝过年。大家一起享用的菜肴(例如虾米炒粉丝)便是在这个柴火灶烹煮的。

1963
露天炉灶
2021
露天炉灶
䃟头今昔
1963年航空相片由地政总署提供
©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参考编号 G9/2022
2021年航空相片由地政总署提供
©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参考编号 G14/2022
食之游戏 (配对游戏)
请把与煮食有关的广东歇后语及其意思配对起来。
番薯跌落灶
茶楼搬家
白糖炒凉瓜
灶君跌落镬
薯仔煲糖水
心淡
另起炉灶
该煨
同甘共苦
精(蒸)神
对了
正确
错误
重新作答
查看正确答案
柴火蒸茶粿之内里乾坤
茶粿制作技艺(大埔头邓族示范制作)
(相片来源: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)

䃟头村民昔日主要以农耕为生,以往过时过节会以传统手法炮制各种具客家特色的食品,例如酿黑糯米酒丶以柴火蒸煮萝卜茶粿等,萝卜茶粿的馅料主要是萝卜丶冬菇丶干瑶柱等。

茶粿是最常见的客家传统点心,而茶粿制作技艺已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。凡祀神奉客,送礼酬宾都少不了它。茶粿是用糯米粉和水搓成小粉团,压成薄皮,加入馅料后,再搓成小球,跟着一个一个的排放在大蒸笼上,最后将蒸笼放入镬中以柴火隔水蒸熟。茶粿有咸有甜,也有季节限定的粿品,就是名为「鸡屎藤」的茶粿,只会在清明节期间制作,是故这种荼粿又叫「清明仔」。这一种粿品是用山草药「鸡屎藤」与糯米粉搓制而成,没有馅料,据说具清热解毒的功能。

扩增实境(AR)体验

鼓励大家开启AR滤镜,让虚拟农家故事物件与现实世界场景进行互动,身历其境感受故事,提升文化体验。

只要用手机扫描网页上的QR二维码,便可打开Instagram内的AR滤镜,投入真实与虚幻之间,并拍摄各款有趣照片 。

茶粿出笼